2月22日是什么日子(2023年2月22日是什么日子)
2月22日是什么日子?
2月22日(阳历)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54天。在这一天里,太阳到达黄经315°,这一天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因为这天会有一个小节日,那就是元宵节。
2月22日也就是元宵节。
正月二十三日为“上元节”,又称“上元节灯节”、“灯夕”。为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为三元节。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月,太史令李少翁奏:‘太初历’正月一日为‘元旦’,正月二日为‘上元’,三月三日为‘中元’,四月五日为‘下元’。”后来到了唐朝才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或叫“元宵”)。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半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
据记载从汉代起就有了挂灯、闹灯的风俗。到了宋代更有了盛大的灯会。
1、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元宵即汤圆,元宵作为节日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吃汤圆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元宵”。它是一种用糯米粉做的圆形食品。每逢正月十五或者重要节日都会吃汤圆。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这一天下起了雨,这样就会把人间的人畜财产给淹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来到人间用手捏住了一个能飞上天的精灵并将它放进了一个篮子里系上了一根带子然后飞上了天空。正当她将篮子挂在脖子上时那精灵突然从篮子里蹦了出来落在了一个男人的怀里。那个男人就是天上的木神星君他十分疼爱这个孩子就把他带到了天宫并交给了玉帝等天兵天将消灭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正月十五这一天一定要下雨以此来惩罚人间让人们都不要过好日子并把这天叫做“元宵节”而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人们便在这一天吃汤圆来表达对木神星君的感激之情。后来人们就将元宵节称为“元宵节”。
由于这一天是正月半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灯节”和“灯夕”。这个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吃汤圆和观花灯、猜灯谜、舞龙等活动。这些活动也增添了元宵节的喜庆气氛
2、吃年糕
北方人过元宵节,南方人过春节,都要吃年糕。年糕有南北两种,北方人在春节吃年糕,取“年年高”的吉祥意思;南方人在元宵节吃年糕,取“年年高”的吉祥意思。元宵与年糕同音,为了防止元宵粘上灰尘,还要在元宵外表裹一层芝麻粉或黄豆粉。关于吃年糕的习俗,在江南一带流传很广。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北方汤圆称“汤团”,南方汤圆称“汤圆”。元宵节吃汤圆和元宵的习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已出现在市场上。南宋时,杭州已有“叫卖汤团”的小商贩。
南宋时,每年正月十五夜在西湖畔观灯,成为民间习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元宵节的盛况作了记载:“此日上自官府妇女,下至黎民百姓,不分贵贱上下,皆用面捏成虎、兔、龙、凤、花、鸟之形,细煮而食之。”
在江南水乡,元宵节有吃汤团的习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正月十五吃汤团,一年四季不咳嗽”。汤团取“团圆”之意,吃汤团取“圆满”之意。
元宵是糯米制成的食品,以糖为原料,经发酵后煮制而成;而汤圆是糯米与水果、芝麻等食品原料制成的食品;年糕则是糯米制成的食品。这三种食品都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这几种食品在元宵节当天食用最为合适不过了。
元宵是节日食俗中重要的食物之一,“元宵”又称汤圆或元宵,由糯米制成。元宵在汉代已有出现。唐宋时又称为浮圆子、元夜等。元宵作为食品名称由来已久:东汉时“浮圆子”即“汤圆子”;南北朝时已有“元夕”之称;隋代在元宵节期间挂灯笼;唐代时开始流行猜灯谜;宋代始有元宵这个名称;明代则有元宵节吃汤圆之俗。
汤圆又称汤团、浮圆子、粉果等,是用糯米或米粉加糖、蔬菜等煮成的一种食物。古时元宵节吃汤圆又叫“汤团”或“圆子”。相传糯米制成的食品在宋代曾被视为“奇珍”,宋人周必大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糯米粉的方法:“造粉法:糯米蒸熟后去皮去骨碾碎成浆,入沸水中煮熟后待冷碾碎成粉子……”这种糯米粉即是今天我们所吃的糯米粉了。宋代以后历代均有制作,成为元宵节期间民间流行的食品之一。汤圆的种类较多,有五仁馅、枣泥馅、椰蓉馅等;南方吃汤圆又叫“汤团”或“团子”。
3、送灯
送灯也叫送花灯。送花灯,即元宵佳节,合家团聚时,亲朋相至,相赠的一种礼物。传说这种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古人认为“月圆则亏,日中则蚀”,月到十五就要亏缺,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祭月,祈求上苍的保佑。后来这种习俗渐渐流传开来,成为民间一种传统的风俗习惯。
送灯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老人。因为儿童怕黑,所以送灯人主要是家长或老人。在我国的台湾,这一习俗很盛行,每年的元宵节前几天,大人们都会带着孩子去给自己的长辈送灯。送灯时要给老人们跪拜。此外还会有专门的人来挑着灯笼为老年人引路。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过元宵节时还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又称汤圆、饺子、酒酿等。汤圆因地而异,一般有黑芝麻、豆沙、黄米、果仁、枣泥等品种,取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4、赏花灯
赏花灯是元宵节传统习俗之一,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早在汉武帝时期,民间就开始制作花灯,到东汉明帝时期,又专门为宫廷制作花灯。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等元宵佳节的民俗活动也逐渐汇集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综合性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节日。2006年5月20日,元宵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链接:http://www.quarkradio.com/n/11352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