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术

冬至的别称(冬至的起源,你知道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传统节日。冬至是农历数九开始的第一天,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自西汉以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渐强,意味着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夏至节。贺冬不去节。”表明地方官府于夏至节举行祝贺仪式表示庆贺。
唐、宋之后,冬至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有了专门庆祝冬至的节日–“冬至”。明、清两代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人们在这一天有祭祖、饮宴、祭神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部分现代活动内容。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锅里进肉”的说法。吃饺子是北方人在冬至这天必须吃的美食,取其与“更岁交子之义”。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年糕的习俗。


冬至的别称(冬至的起源,你知道吗?)

一、祭天

冬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在古代,它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称之为“亚岁”,不仅有祭天的仪式,而且还有祭祀祖先的礼仪。关于冬至节起源的传说很多。
冬至祭天起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生前曾进行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活动。在西汉时期,曾经在京城长安举行了“祭天大典”。这个仪式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每年一次。在这天晚上要举行“祭天大典”。当时的皇帝会亲自到太庙中进行祭拜仪式。
祭天之后,还会有其他的活动,比如赏赐臣民、宴请宾客等等。这就是最早关于冬至的记载,这个记载来自于《汉书·礼乐志》中“冬至夜半为之长”。在汉代时,这个祭祀仪式逐渐演变为了现在的样子。
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证实,直到明代时期《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还记载了冬至夜祭天礼仪:“冬至夜至公堂奉天上帝、五帝神像于堂下设案,供牲、礼祭诸神。”

二、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渐长,阳光偏暖,天气开始变暖,但并非四季中的极寒之天。冬至过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天气开始变暖,但仍然较为寒冷;气温逐渐升高。在气候上表现为“冬至后三阳来”。
冬至之后,人们会开始忙着储存粮食以及肉类。这个时候也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人们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计划。过去农村的农人们在这个时候也会赶着农忙的时机去收庄稼或者是给庄稼除草等等。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少有人有这个闲暇时间来做这些事情了。关于冬至的诗句有很多,最出名的就是孟浩然的《冬至》:“岁晏岂无酒,春盘行且餐。鸟声传远近,柳色拂行人。家国遥相顾,征鸿去不回。寄言儿辈们,天南地北并头来。”

冬至的别称(冬至的起源,你知道吗?)

三、加衣防感冒

冬至后的一段时间里,天气往往不太冷,白天会逐渐变长,但并不是黑夜变长就是好的。由于白天变长了,人的阳气更充足,因而会表现出“外热内冷”的现象,此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很容易生病。
冬天防感冒除了要注意饮食以外,还应做到“三多两少”。所谓“三多”是指多穿、多盖。在室内,最好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家庭最好把空调的温度调得高一些,让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要多到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锻炼。因为运动可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御寒能力;还可刺激大脑皮质,改善大脑功能和大脑抑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利于驱除寒冷、增强体质;外出时要注意戴上帽子、围巾和口罩等。
所谓“两少”是指少饮、少吃。冬至后可以适当吃些热性的食物来补气。但也要注意,食用辛辣食品时要适量。
“两多”是指多喝水和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冬至前后,天气寒冷干燥,人体内的水分较容易流失。多喝水不仅可以补充因天气寒冷而丢失的水分,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可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熬夜可使体内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感冒等疾病;而且夜间睡眠时大量分泌出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还会促进全身皮肤血管收缩,从而使皮肤血液循环减少、增加皮肤血流量并减弱其新陈代谢功能;睡眠不足可使机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而抗病能力下降。
因此,建议大家要在冬季注意调节工作节奏、减轻压力、保证睡眠、加强体育锻炼等;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早睡早起,每天保持8小时以上睡眠时间;晚上不要喝浓茶或咖啡;要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免疫力。

本文链接:http://www.quarkradio.com/n/11244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