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日历(马铃薯晚疫病的来源)
老猫
全球发展促进中心
2022-12-15 19:29
发表于北京
编辑:促促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物种日历
编者按:
2022年1月20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正式成立。“之友小组”由中方发起成立,旨在呼吁国际社会形成合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全球发展促进中心
与果壳物种日历合作,以“一国一物”的形式介绍“之友小组”成员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从物种与生态的角度出发,展现成员国的自然文化特色。
在秘鲁首都利马南郊的两栋不甚起眼的小楼里,有一些
神秘的大房间
。房间的厚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但里面却亮得晃眼。房间的布置看上去像是库房,密密麻麻摆满了货架,但货架上只有
一排排的玻璃试管
——透过挂满水珠的玻璃看进去,里面都是绿油油的植物小苗。
可能会让生物专业觉得眼熟的奇怪“仓库” | cipotato.org
这些房间的确是仓库,但不是简单的仓库,而是国际马铃薯中心(Centro Internacional de la Papa, CIP)的
马铃薯种质资源库
。这里存放着世界上最完整的马铃薯种质收藏,4870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小苗被种在装有培养基的试管里,等待着全球科学家、育种专家来函索取。
国际马铃薯中心总部|machutravelperu.com
为什么要存那么多种马铃薯?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作物的
多样性一直在降低
,栽培的物种越来越少,品种也越来越单一。在上世纪的百年时间里,农作物的基因多样性已经丧失了75%。多样性的丧失,是
效率最大化
的代价。农场主希望,他们用不菲价格买进大型农用机械,能够换来整齐划一的农作物——一样高、一样深,同时播种、同时采摘。但是,品种的单一也有可能带来严重的问题,甚至是灾难。
现代化的马铃薯收割机 | AVR bv / Wikimedia commons
19世纪中期发生的
爱尔兰大饥荒
,一定程度上便是作物品种单一带来的灾难。当时,几乎所有爱尔兰人种植的都是一个叫做“爱尔兰脚夫(Irish Lumper)”的土豆品种。它非常优秀,即便是在泥泞、贫瘠的田地里,也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收成,一小块土地便能养活一大家子人。然而,面对来自墨西哥的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
)的侵袭,这个品种却
败下阵来
,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被晚疫病侵染的马铃薯块茎 | Howard F. Schwartz /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之后,马铃薯晚疫病席卷爱尔兰,带来了令人绝望的饥荒与流离失所。其实,在抵达爱尔兰之前,
马铃薯晚疫病
已经先后袭击了美国和欧洲本土的土豆产区。虽然也造成了一定损失,但
破坏性远不及爱尔兰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些地区没有那么依赖马铃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和欧洲本土种植的土豆品种更加多样,
其中不少对致病疫霉有着一定的抗性
。
马铃薯晚疫病的两次主要传播路径,其中红色的路径便是引起爱尔兰大饥荒的那次|Kentaro Yoshida
et al
. / wiki commons
如今,将近两个世纪过去,晚疫病仍是威胁马铃薯生产的
重要病害
之一,但其危害远不如前。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农药和田间管理方法来防治这种病害,还可以直接从根源上做起——
培育抗病的品系
。
事实上,晚疫病并非唯一的威胁。马铃薯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面积的种植让它有可能接触各种已知和未知的植物病原,它的产出还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
我们不仅要培育抗病抗虫的品种,还要培育耐旱耐涝、抗热抗寒的品种。那么这些抗性品种的基因从哪里来呢?首先,当然来自那些
已知的抗性品系
;其次,一些缺乏研究的
传统品种
里还隐藏着许多抗性基因,等待我们发现探索;再退一步,我们还可以求助马铃薯的
近缘物种
,通过种间杂交的手段,将抗性基因“植入”我们想要的作物品系里。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块茎 | Michael Major / Global Crop Diversity Trust
这就是为什么要
尽可能地保护马铃薯的基因多样性
——在未来面对灾难时,我们能有更多的应对手段,有
更多的可能性
。
为什么要存马铃薯苗?
说到种质资源库,我们往往会想到一堆一堆不同的种子。为什么保存马铃薯品种时偏偏要选择更脆弱、维护成本更高昂的
活体小苗
呢?
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小苗的生存状态 | cipotato.org
这要从马铃薯的繁殖方式说起。在农业生产中,马铃薯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块茎来繁殖,并稳定地保留这个品种的性状。因此,这种作物可以被看作一种典型的
“克隆作物”
——新生的幼体和母株拥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克隆作物没有办法通过种子来保存,因为如果等它们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很多优良的性状不一定能够保留下来。而
活体保存是储存克隆作物的唯一方式。
我们种的所谓“马铃薯种子”,其实都是马铃薯的块茎 | Doug Beckers / Wikimedia commons
块茎的保存时间有限,在小小的无菌试管里装上培养基,让植物在里面缓慢生长,目前来看是相对安全有效、又
尽可能占据更少空间
的一种策略。为了延缓小苗的生长,研究人员还专门降低了储藏温度(6~8°C),并在培养基里加入了山梨糖醇,给小苗施加了一定的渗透压胁迫。这些措施成功地让换瓶频率从 6~8 周一次降低到了 2 年一次。
严苛的环境会让小苗看上去似乎有点不健康,生长也非常缓慢。但实际只需取一小点进行组织培养就够了|cipotato.org
国际马铃薯中心还在尝试使用更具性价比的长效储存方式,例如用
液氮深冻
——理论上,在超低温的环境下,样本可以安全地储存数个世纪而不丧失活性。不过,深冻的样本
经不起反复冻融
。和活体保存相比,取样的成本与风险无疑更高。国际马铃薯中心为此专门优化了流程,让活体保存与深冻保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二者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马铃薯品种在冰库里留下备份,等到需要它的那一天再苏醒过来。
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处理马铃薯的茎尖组织,以达到长期保存活体组织的目的 | cipotato.org
为什么是在秘鲁?
世界上有
超过10亿人以马铃薯为主食
,种植区域北至格陵兰、南至智利南部,高可抵海拔4700米,可以说几乎覆盖了人类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的所有疆域。但是,如果回溯它的生长源地,则要聚焦南美洲秘鲁与玻利维亚境内的安第斯山脉。
壮美的安第斯山脉 | Paolo Costa Baldi / Wikimedia commons
马铃薯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遗传标记的分析告诉我们,所有可食用的马铃薯品种源地都是今天秘鲁南部的地区。在已知的4000多个马铃薯品种里,
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安第斯山区
,其中单单秘鲁境内发现收集的就超过3000种。可以说,秘鲁是当之无愧的“马铃薯之乡”。
收集自秘鲁的不同马铃薯品种 | cipotato.org
本文链接:http://www.quarkradio.com/n/11227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